有同學詢問:上新品時,是等到貨物到了FBA倉上架后再發布完整的Listing詳情,還是應該提前發布好Listing然后等待上架?以及產品上架后是先開廣告引流做銷售,還是先刷一些銷量和評……
有同學詢問:上新品時,是等到貨物到了FBA倉上架后再發布完整的Listing詳情,還是應該提前發布好Listing然后等待上架?以及產品上架后是先開廣告引流做銷售,還是先刷一些銷量和評價,之后再做運營做銷售?
我回復他,正常的節奏應該是選品確定之后,先發布產品,然后把Listing轉成FBA發貨狀態,創建發貨計劃,安排發貨,貨物到倉后,系統顯示Listing可售,開始運營和銷售。
同時,我也回復他,至于你說的刷單測評這些,我不懂,也不建議做,如果一開始就覺得要刷單測評才能做亞馬遜,大概也不用做亞馬遜了吧。
在我看來,任何一個領域里,如果你從一開始就以為必須違規操作才能有結果,那我建議要么干脆就不要做,要么你應該提醒自己,自己的認知可能錯了。
原因很簡單,沒有任何一個領域,可以靠不合規的操作而長久,作為平臺自身不行,作為平臺上的賣家,也同樣不可能靠違規操作而長期生存。我這里說的違規,是指即便你不知道平臺規則,從基本的對社會基本道理和常識的角度也能夠意識到的合適和不合適。
接著來看看我理解的在亞馬遜上架一款產品的整個流程。
一般來說,所有產品的上架是從選品開始的,但我們的選品至少包含幾方面:
一、以市場為導向的選品方向;
二、選品要素的基本分析;
三、具體選品的詳細論證。
以市場為導向進行選品已經是很多賣家所忽略和不重視的了。
比如,有賣家會覺得,我有個親戚/朋友,他有一個工廠,生產某產品,他答應我,讓我先賣著,賣完之后再給他結算貨款,如此這般,我可以做到零成本來運營,所以我打算賣他的產品。這樣的思考對嗎?
在我看來,完全不對。
很簡單。拿貨時你固然可以比別人少了資金的壓力,但只要你從別人處拿貨,這些錢終究是要結算的,無非是時間長短而已。但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如果這些產品壓根賣不動,你該怎么辦?如果這些產品剛好競爭太激烈,做不出利潤,又該怎么辦?難道你真的就不需要跟別人結算了?
以市場為導向進行選品/選項目幾乎是每個創業者在創業第一步必須具備的思考視角,發現市場的需求,覺察到消費者的關切,才能降低創業失敗的風險。
選品要素分析和論證方面,我們會通過選品簡化表做選品的第一步篩選,通過選品報告做選品的詳細分析,其中包括:
產品是否剛需
是否輕小
功能是否單一
品質是否相對可控
是否涉嫌侵權
競爭是否激烈
廣告競價如何,利潤空間如何等等
一系列的分析可以讓我們在選品的過程中已經對該產品的市場機會和陷阱有了比較全面的把握。
通過選品分析覺得沒問題的產品,我們會同時從多個供應商處拿樣品,收到樣品后,要對比這些產品的重量、尺寸、包裝、質量、說明書等細節,要根據實物來重新思考之前選品分析中所認為的質量把控、包裝和物流等要素是否正確,有些產品可能需要通過數量組合銷售的,那就要思考如何組合,有些需要改善包裝的,要思考包裝更改的難易程度等等細節,另外,在拿樣的過程中,你會和供應商接觸,你對供應商的感覺如何,我個人堅守一個理念,如果供應商態度差,寧可不做這個產品,也不和他們合作。
在采樣和評估樣品的過程中,你又會淘汰一批不太合適的產品。淘汰的過程心情未必那么好,甚至會焦慮,覺得選品選到絕望,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才是最佳路徑。試問,你真的愿意付出真金白銀備貨發貨后才發現這個產品不行嗎?
當一款產品初步確定下來之后,我們會先試著發布一條產品,我把這個過程叫做“測試發布”。看是否需要做分類審核,如果需要,自然是要先解決分類審核問題的,如果不需要,還要把這款產品轉成FBA發貨的狀態,看是否有危險品審查,如果有,需要提交對應的資料來通過審查。這些都沒有問題,一邊批量訂貨,一邊開始寫Listing文案,3天左右,貨物到了,Listing文案也寫好并優化了,正式發布Listing,生成FBA標簽,發貨。
在貨物運輸和入倉上架的過程中,進行競品分析,制訂打造計劃,等到產品上架時,競品是誰,他們的運營方法是怎樣的,自己的運營計劃是怎樣的,你都清清楚楚,開始打造吧。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