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島核泄漏事件之后,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出臺了相關法規,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
2011年3月,日本遭遇海嘯襲擊,隨后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并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范圍污染。巧合的是同在2011年,中國最早的代表之一洋碼頭上線。2014年,海關連續發布56號文、57號文,標志中國進入跨境電商時代。
在福島核泄漏事件之后,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出臺了相關法規,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而就在今年315晚會上,卻有報道稱來自日本核污染區的食品在國內市場售賣,除去相對委屈的無印良品,跨境電商成為了“核污染”食品的主要發售地。
在這個鏈條上,跨境電商平臺對速度和品牌的要求、消費者對日本品牌的盲目信任以及相關部門的不作為都成為了最后惡果出現的關鍵要素。
無印良品有點無辜
本次3·15晚會上,當調查員揭開貼在無印良品茶飲料瓶身上的中文標簽后,露出了“東京都”字樣。同時被揭開中文標簽的還有出產于新瀉縣的大米,栃木縣的卡樂比麥片,以及同樣來自東京都的果酒,而這些地方都在相關部門的禁售名單上。
中國針對日本的確有一個“一都九縣”食品進口禁令。它指的是,日本福島、群馬、櫪木、茨城、宮城、新潟、長野、琦玉、東京和千葉等10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暫不能對華出口。這是在2011年第44號公告涉及12都縣基礎上,于2011年6月調整后的結果。
該禁令由中國國家質量監督與檢驗檢疫總局頒布。2011年日本震災引發輻射問題之后,很多國家對日本進口食品都頒發了禁令,此后出于各種緣由,陸續有國家解禁,但中國目前還沒有解除禁令。
不過無印良品事件發生還不到24小時,事態就產生了翻轉。首先是無印良品上海有限公司對被撕標簽的兩件商品做出聲明,并拿出了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隨后經上海國檢局確認,被曝光的MUJI食品并非來自“核災區”:東京都。調查方誤將公司注冊地,當成產品生產地。并且直接遺忘了國檢局對進口商品是有報備、檢測等規定的。
“為了一點點利潤,他們無視消費者的健康,企圖用一張中文標簽蒙住消費者的雙眼,將危險食品送到同胞們的手上。”當天晚會上的解說表示。但事實上,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是中國檢疫局要求貼的。
根據《中國進口食品中文版標簽規定》來看,食品進口一共有17步流程,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需要接受預審核、審核、整改、印標、貼標,而食品本身也要接受商檢和報備,在完成上述手續后,再次接受商檢檢查后,才予以放行。關于對進口食品中文標簽的要求,在第三條中明確指出:中文標簽必須載明食品原產國或地區。也就是說,貼在進口食品上的中文標簽,是在質檢局報備,經過審核和批準后,具有對應完整的翻譯信息,而被允許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
保守的日本消費品牌
日本企業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并不旺盛。
眾所周知,日本國土面積少,資源匱乏,卻又人口眾多,從很早以前起就確定了“技術立國”的政策。
日本是非常典型的月光族國家,整個社會人群幾近100%持有信用卡(不含個人破產人群),這也大大反映出日本市場的強大消費需求。另外,日本有1億2000萬人口,且數據顯示日本消費者采購能力卻是中國人的5倍以上,是中國出口貿易的第二大國家。
“在中國跨境電商興起的這幾年里,日本品牌商并沒有對中國市場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即便中國消費者號稱已經攻占了東京,也很少有品牌商愿意單獨針對中國進行特殊營銷。” 一位日本貿易行的工作人員對騰訊科技表示。
絕大多數日本品牌對中國市場甚至是海外市場并沒有表現出生死攸關的態度,在他們看來,國內市場更安全,也足夠維系企業生存。
很多和日本公司有接觸的工作人員都對騰訊科技表示,日本的商業環境非常現代化但不開放。
根據大昌行社長細貝孝一介紹,在日本即便是一些看起來非常年輕的公司,也都有30年以上的歷史,一些看起來規模很小的公司也有上百年歷史,這些品牌商都相對保守而穩重。
目前日本的很多化妝品牌都是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產一兩種單品,因此品牌多,產量小。
國內跨境電商企業聚美優品曾跟當地一家生產面膜的明星企業商談訂貨,結果需要半年以后才能拿到所需要的商品,因為這家純手工作坊只有5個員工,且不愿為了聚美優品或者任何渠道擴大產能。
大昌行輸出事業部代表黃翔則對騰訊科技表示,日本的品牌幾乎不愿意為了中國的銷量而進行迅速增加產能,只能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緩慢增加產能。
國內跨境電商渴求日本品牌背書
一位跨境電商高管表示,從現在來看歐美產品對中國用戶的吸引力實際不如日本產品,所以近年來跨境電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領域進行開拓。
財經作家吳曉波寫過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說很多中國人到日本旅游后爆買,帶回了馬桶蓋、電飯煲等日用品。但在日本,品牌方和跨境電商直接合作的案例并不多,某國內知名跨境電商因為沒有辦法接觸到花王的供銷體系,甚至還采用了掃貨的模式進行進貨。
而在2015年和2016年,跨境電商平臺紛紛以拿下日本品牌為自己平臺背書為榮,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對日本品牌的監管。
在315晚會上,執法人員表示,據他們調查,跨境電商是這些核輻射區食品流入國內的主要途徑,主要是通過保稅區的倉庫銷售以及海外直郵兩種形式。目前的政策是,產品進入保稅倉時,不需要經過檢驗檢疫,基本上處于空白監管范圍。通過這種方式,產品再銷售給消費者時,是沒有經過國家檢驗檢疫部門進行食品安全檢驗檢疫的。
而據騰訊科技了解,一般貿易中海關會根據質檢總局的通關單予以通關,通關單是產品得以進口的關鍵要素之一,但在跨境電商,無論是直郵還是保稅倉模式中,對通關單都沒有硬性要求,也就是不太明確的灰色地帶。
去年408新政實施后,跨境電商遭受了嚴重打擊。僅僅兩個月后,財政部關稅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使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逐步適應監管要求,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設置了過渡期,在2017年5月11日前(含5月11日),對上述10個試點城市經營的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暫不驗核通關單,暫不執行化妝品、嬰幼兒配方奶粉、醫療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對所有地區的直購模式也暫不執行上述商品的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數據,2016年,質檢總局對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玩具、紙尿褲、服裝和餐廚具等消費品開展了專項質量抽查,共抽查1013批,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415批,不合格率為40.9%。
但也有觀點認為,除了跨境電商監管不力之外,國內外標準口徑不一也有可能造成這種結果。比如電子產品在國內銷售要有3C認證,但跨境電商的商品可能沒有這個認證而是有原產國的認證,這個商品被查到的話也是屬于不合格的范疇。
由于跨境電商只對進口地點有要求,對生產地點沒有任何要求,而在通關單方面又被暫緩檢驗,僅靠商業道德的約束,很難讓跨境電商對被消費者廣泛認可的日本食品做更嚴格的產地回溯。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