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以來,5家跨境商品直營中心陸續在成都開店,高新區、青白江等也在積極洽談跨境電商落地。
自去年9月以來,5家跨境商品直營中心陸續在成都開店,高新區、青白江等也在積極洽談落地。一時間,跨境電商成為市民消費的一股新潮流,不必再麻煩地去海淘,而是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便宜又好的進口商品。
但市民郭先生近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同一種進口薯片在兩家不同的跨境商品直營中心,價差超過30%。甚至某種品牌奶粉,價差超過70%,比普通進口超市還貴!根據政策,在直營中心購買500元以下食品都享受免稅,那為何“保稅店”和普通店相比價格完全沒優勢?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5家電商 實體店充當網站的“敲門磚”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進口跨境電商主要分為3大陣營。第一梯隊以阿里和亞馬遜等綜合性平臺為龍頭,京東、一號店等本土電商、零售企業構成了第二梯隊的主力,剩下的市場正在被層出不窮的新興創業企業搶灘。成都市場上涌現的5家進口跨境電商直營中心便是這種模式的衍生。
成都現有的5家直銷中心無一不是這種形式。成華區的高新綜合保稅直營店、雙流綜合保稅區進口商品直銷中心,青羊區的騰邦跨境商品購物中心,錦江區的易歐蓉仁恒旗艦店、武侯區的優洋上品直銷中心,都位于各區的繁華商圈,背靠一家專做進口商品的網站。
既然實體體驗店只是網站的“敲門磚”,線上線下同價,并且不因為實體店的擴張將成本攤到網站商品,那么各家的價格之差又是從何而來?為何價差會上升到70%之多?
初級價差 進貨渠道不同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大型電商平臺發揮集聚效應,能夠吸引到品牌主動入駐,因此每年可以從年費和傭金中獲取固定收益,同時,自營性的平臺也有資本與品牌談價格、談合作,從而省去中間環節,將成本控制到最低。新興的小型電商平臺則沒有如此幸運,進貨渠道成為他們積攢利益的有限空間之一。
初級價差就在電商和進貨渠道的各方角力中產生。有的電商只能通過代理商或經銷商拿貨,被中間環節不斷抬高成本;有的電商則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集散地,進駐保稅倉庫,拿到第一手的貨源;還有的電商直接與境外品牌合作,從廠家拿貨后直郵國內。鑒于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做的都是百貨,不同商品的進貨渠道不同,各家體驗店商品價格有高有低、參差不齊也就不奇怪了。
次級價差 主攻方向不同
次級價差卻是各類網站差異化競爭所采取的制勝策略。據了解,5家門店形成各區對抗的形勢之后,優洋上品也曾對商品價格做過調整,以突出競爭特色,比如進口尿不濕,就是成都最便宜的。易歐蓉在成立之初就認準了化妝品銷售,所以在成都的仁恒旗艦店堪比機場的免稅商店,許多在其他門店找不到的歐美大牌,都能在易歐蓉看到。騰邦則用“捆綁銷售”形式促銷奶粉,2罐的套裝平均下來能比某些門店低70%。
此外,部分門店會根據當地人氣商品做促銷,部分商品實體店的價格遠低于網站價格,也會擴大價差。可以說,價格是各個電商平臺在渠道和經營上大顯神通的戰場,價差則是它們“廝殺”后的戰果。
發展瓶頸 物流和資金流
目前,成都的5家直營中心都是從國內各大保稅倉庫發貨,除雙流機場保稅區以外,在成都預訂的貨品要從廣州、香港等地運輸過來,運輸距離長、多地銜接、各快遞公司轉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從業者透露,資金流是進口跨境電商面臨的尷尬,外貿拿貨講究錢貨兩訖,不能支付定金,賣完商品后再結尾款,這就造成進口生意的風險。資本雄厚的,愿意一搏,鋪攤子做名氣,保證貨物種類豐富;資金周轉不靈的,就只有小范圍地經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建議,區域性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可以繼續差異化競爭,打造垂直性平臺,將特定產品、特定品牌專銷直供,用絕對的價格優勢鎖定目標用戶?!靶枨笠恢倍荚?,并且還在持續上漲,從海外代購到跨境電商,新的形式還在涌動?!?/p>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