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可勝
作者|劉競陵
2015年7月15日的早晨,陳云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查看商品在的銷量,映入眼簾的數字讓他不可置信地擦了擦眼睛:爆單了!望著電腦上比平時翻了好幾倍的數字,陳云問了一圈才知道,今天是亞馬遜會員日——Prime Day。
這是國內大多數賣家第一次接觸Prime Day的情形,恍然、驚喜、措手不及。
6年時間來,Prime Day早已褪去當年神秘的色彩,爆單、斷貨、跟賣、BestSeller等一度成為關鍵詞。
回顧一下,從2015年到今年,穿越6年周期的Prime Day究竟經歷了什么?
這一周,我們發起了“50位亞馬遜賣家的Prime Day故事”的征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以過去、現在、將來為切入點,管窺行業變遷,給予賣家們一些微小的思考。
以下是部分賣家故事摘選。
@源科:“第一次經歷Prime Day,爆單找不到原因。”
2015年是我第一次經歷Prime Day,我清晰地記得那是個很普通的早上,我照例打開后臺發現訂單翻了好幾倍,很驚喜,卻找不到原因,問了一圈才知道是亞馬遜Prime Day。
2018年,第四次會員日,爆單爆得很瘋狂,完成原定目標后,當天還額外走了一個柜的貨。那一年競爭對手相對較少,跟賣特別猖狂,安排了通宵值班,只要跟賣出現,就賣空他們的庫存。
@辛晟:“第一年,為日出百單而奮斗。”
2019年,我們團隊時只有五個人,都是新賬號,每個運營都在為店鋪日出百單的目標而努力。
那天晚上十點我還在外面吃飯,運營給我打電話說:“老板我們爆單了,有一個SKU已經出了150單,但是同時也斷貨了。”這讓我們信心倍增,同時開始對亞馬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
@程耀:“以前一天賺了一個月的錢,現在秒殺如同做慈善?!?/strong>
雖然早已體驗了Prime Day的魅力,但2018年的Prime Day還是讓整個團隊瘋狂——銷售額比平時翻了6倍,一天就賺到一個月的錢,而且利潤高。
@林士云:“最刺激的Prime Day——大促當天被封號。”
2020年的Prime Day是我經歷過的最刺激的大促日,因為侵權被封號,價值幾百萬的鏈接直接下架。這也促使我開始轉向合規化和精品模式,開始做高價產品。得益于轉型成功,今年平臺價格戰、違規事件對于我們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Marry:“最遺憾的Prime Day,銷量太好賣斷貨?!?/strong>
2020年的Prime Day是印象深刻而又略有遺憾的。一等再等的Prime Day終于在10月份敲定,直接變成Prime Day、黑五和網一的大聯歡。Prime Day開始那一刻,亞馬遜系統崩潰,我們的訂單量暴增,很有活動應有的樣子。但當時我們在歐洲只發了5條柜子就缺貨了,最后只能遺憾暫緩發貨。
@光與:“大賣封號,提心吊膽?!?/strong>
今年Prime Day雖然銷量提升了,但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平臺規則變嚴了,抓刷單和小卡片毫不手軟,好幾個大賣被封號,風險非常大,每天都在提心吊膽。
@某華南賣家:“大賣占坑,小賣越來越難?!?/strong>
去年Prime Day單量比平時增加了3倍,半小時單個鏈接就能出5000單了,今年的總銷量還不如去年一條鏈接?,F在就是大賣占坑,小賣越來越難。
@山空:“超越競品的好機會?!?/strong>
2021年最興奮,Prime Day 可以作為超越競品的好機會。2021年的會員日增量更好,會員消費占比90%以上,比去年大很多,但是利潤率卻變低了。
@樂凱:“限倉入庫慢,太慌張了?!?/strong>
相比去年的爆單,今年的Prime Day最慌張:限倉、入庫慢,有些貨花了40天才接收入庫,仿佛一切還沒準備就緒Prime Day就開始了。我們自嘲今年Prime Day是一場大型慈善活動,行業內的賣家幾乎都參與專享活動、大額優惠券、秒殺等等,競爭越來越激烈。
@陳成:“美國等大站點爆單情況較少?!?/strong>
今年的Prime Day除了日本站,其他站點都表現平平,特別是美國站,甚至有些品類跟平時差不多或者只比平時多了1-20單而已,我從品類排名觀察到大部分賣家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去年的疫情紅利促使了大量新賣家進駐亞馬遜平臺,今年大部分同行都感受到利潤不如去年,除了匯率、運費上漲、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新賣家的進入也不容忽視。價格戰、內卷造就了今年的行內狀況,所以今年的Prime Day不會出現暴漲的現象,至少大站點不會。
@Kerry:“政策嚴苛、競爭激烈是主旋律?!?/strong>
今年最大的變化主要是兩個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潤薄、廣告貴、重資產成為了大部分賣家的常態。如今大賣沒落,新賣生存環境艱巨,市場定會重新洗牌。
@常磊:“大浪淘沙,御風而行?!?/strong>
對比往年的Prime Day,我認為今年主要有兩個變化:。疫情之后用戶線上跟線下的消費比重開始傾斜。消費者恢復出門購物,線上消費的比重整體有所下降,特別是歐洲市場,比重一直在下滑,流量趨勢不可逆轉。限倉之后,FBA爆倉成為了大問題。但是,對比起今年的4-5月,Prime Day整體的銷量還是有所提升。
目前行業的競爭對賣家來說實際上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我們公司在亞馬遜上的時間比較長,有一定的運營優勢,也會隨著平臺的變化去做改變。
@kimi:“今年是亞馬遜賣家利潤最低的一年?!?/strong>
亞馬遜在國內開始招商到現在快十年了,今年是最多賣家涌進來的一年,也是亞馬遜賣家利潤最低的一年。
@嘉華:“已經到了行業重新洗牌的階段了?!?/strong>
今天的Prime Day已經和當年有很大不同了,競爭環境和跨境電商生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行業進入了重新洗牌調整階段。我個人理解行業競爭已經進入高峰期,后期會逐漸走向理性階段。雖然亞馬遜平臺是一個好的渠道,但是很多政策制度太強勢,我認為賣家要分散渠道運作。
@Brian:“希望平臺政策收緊,給合規化賣家多一些機會?!?/strong>
產品有周期性,行業整體趨勢是波動上升的。希望平臺的政策多收緊,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給我們合規化賣家多一些機會。未來我們更愿意合規化、精品化,深入挖掘改進自己的產品。
@Jack:“品牌效應越發明顯,可考慮獨立站?!?/strong>
未來品牌旗艦店是大方向,在亞馬遜平臺上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質量說話。如果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產品相競爭,只能從服務和品牌效應入手,品牌效應增大也會大大提升復購率,如果為了銷量競爭而一直壓低價格,會全面影響中國賣家以后的利潤空間。
未來也不能一味依靠亞馬遜平臺,平臺對流量池把控的太嚴格,獨立站或許是機會。
@Kerry:“流量為王,社交媒體會成為新的主戰場”。
放眼整個行業,仿佛已經到了微利期,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規模體量越來越大,買家消費者越來越精明。不過,流量為王時代,社交媒體會成為新的主戰場。
站在2021年,回望過去6年的Prime Day,看到的是一個野蠻而又肆意生長的跨境電商行業。這些年,跨境電商也在經歷著深刻的變化,消費者在變化,平臺在合規化,賣家在涌入,人們需要在財富積累后,不斷去適應新的規則,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正如易倉科技副總裁&跨境眼創始人陳賢亭所言: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