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電商巨大的身影下,藏著一個“草根”世界,這個圈子被稱為“海外代購”。曾幾何時,伴隨著留學大潮興起的代購大軍,似乎一直生存在關稅政策和郵政體系的“灰色地帶”,然而在那么一個時期,這個“產業”發展的又是那么迅猛,甚至嚴重影響到關稅收入。
在巨大的身影下,藏著一個“草根”世界,這個圈子被稱為“海外代購”。曾幾何時,伴隨著留學大潮興起的代購大軍,似乎一直生存在關稅政策和郵政體系的“灰色地帶”,然而在那么一個時期,這個“產業”發展的又是那么迅猛,甚至嚴重影響到關稅收入。跨境電商橫空出世后,“草根”們又經歷了一場大考驗,紛紛轉型,追求“蝶變”。
代購1.0:“散戶時代”歡樂的留學生?
“五歲那年,父親托公派出國的同事從日本買回一臺柯尼卡相機。據說過海關時,要把拆開包裝的東西小心地夾在寬大的風衣里,才能有機會僥幸帶回來。”留學生小李對記者如是說。目前,小李已留日多年,并在課余時間做代購貼補日常開銷。據小李介紹,日本代購的熱門產品主要是奶粉、紙尿褲、化妝品等。
代購,就是生活在外國的人,去買外國的東西,賣給國內的人。近些年,伴隨著留學的熱潮,這個不算是行業的“行業”也悄然而生,而且動靜越來越大。據小編收集的一組數據:全球代購的市場規模大概為150億澳元(約750多億人民幣),而在澳大利亞本地從事代購的人數約為20萬,其中中國代購占大多數。
代購最普遍的形式,就是一個字:買。要隨時買、連夜排隊買、親自買、發動朋友買、去商場買、去便利店買、去藥妝店買,打折的要買、不打折也要買、熱銷的要買,限量的更要買、名牌要買、不是名牌也要買,買爆款、買小眾、買日常、買輕奢……所以,基于這種形式,從事代購的主要人群就是時間相對比較自由的留學生。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與教育優選聯合發布的《2015年出國留學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留學目的國排名前十的國家(美英德法澳加俄日西中)當中,有六個國家中國學生占比第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
生活在海外的留學生們利用業余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買到海外商品,寄給國內的買者。其主要“營銷”方式,是基于親友圈子的口碑宣傳。隨著民間的口口相傳,一些在傳統進口貿易環節中不常出現的品牌,開始漸漸為人所熟知。而市場,就是這樣形成的。
于是,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以及其他海外生活的人,開始加入到代購的大軍中。其中有些人,在積累了一定量的“客戶資源”后,支起了各種“網店”、“微店”,乃至在各種社交圈廣泛宣傳自己的產品。
代購2.0:跨境電商元年來了散戶急了?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各路電商玩家紛紛入局海購,零售電商大佬如天貓、京東、網易等,都將海購版塊提升至重要戰略地位。創業公司也紛紛加緊融資步伐,如蜜芽、洋碼頭等,就連后起之秀,如小紅書都已相繼走到C輪千萬美元級融資階段。海外電商,如日本樂天、亞馬遜等逐步試水國內市場,上線海外購板塊,利用國際化優勢試圖也來分一杯羹。
隨著政策對跨境電商的傾斜,大量資本也注入這個領域。平臺紛紛推出的爆款特價、正品保證等服務,一定程度上,使得“散戶”代購開始漸漸變成了 “假貨”的代名詞。一名不愿具名的留法學生告訴記者,他的淘寶店所經營的名牌包屢屢遭到投訴,他不得不隨時整理提交各種自己在海外正規門店購買商品的證據,每天疲于向服申訴。
“前幾年一直好好的,而且我這幾年的生活費和部分學費,都是通過代購賺來的。最近不知道為什么,總是遭到投訴,可能是被什么人盯上了吧。”這位學生這樣說道,隨后記者也聯系了其他一些以留學生身份兼職代購的同學,大多數人都表示,不僅時常被指為“售假”,通過郵政寄到國內的貨,被海關扣罰或退回的幾率也增加了,這幾年越來越難做了。
受到資金雄厚、管理體系完備的跨境電商平臺沖擊的代購者,失落之處不僅是頻頻被指為“售假”,更多的,還是在價格和物流效率上難以獲得競爭優勢,當年那種“靠代購賺學費”的成就感可能不會再有了。代購的所謂運營模式,基本上就是“我發照片,你說要啥,然后我去店里買了寄給你”,而對于手握各種供貨商、品牌商的跨境平臺來說,這些都是信手拈來的事。
不過跨境平臺恐怕也為代購者提供了一個“轉型”的機會。
代購3.0:職業買手是“新代購”的生財之道?
都知道國內有個“雙11”,近些年,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黑五”也漸入國人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被卷入這個美國“剁手節”,代購者們自然不能閑著。一部分敏感的代購者們發現了商機,同時平臺也發現了商機,這樣看來,好像可以愉快地一起玩了,“職業買手”橫空出世。
以往,每到國外各種零售商搞活動時,代購者們就開始了各種通宵排隊掃貨,在“3.0時代”,這種被稱為普通買手,他們提前通過社交渠道,了解親朋好友的消費需求,然后加入排隊大軍。不過,很多商品在促銷當天會限購,普通買手往往都會因為限購而焦頭爛額。
但職業買手似乎就沒有這種麻煩了,他們往往是一個專業團隊在運作,平均規模是10-20人不等。這個團隊在國內有專門的客服、推廣等職能部門,在海外則有專門的采購和打包團隊。幾乎是提前一個月,這個團隊就開始規劃運作,收集分配情報、團隊分工搶貨、打包發貨等。
2015年的“黑五”,曾有媒體報道,許多商家提前一周做預售時,職業買手的團隊成員便分開去找各大商家訂貨,他們會和銷售員打好關系,基本貨源有限的品牌折扣商品都能提前1-2天知道款式和數量,甚至提前拿貨,避開限購。
這樣的工作效率,恐怕只有“買手制”跨境電商平臺才能實現。
據一位職業買手透露,如果正常日子去商場掃貨,光洋碼頭這樣的平臺,一個月的流水都在幾百萬人民幣,而像“黑五”這樣的大促期間,至少上千萬。不過,對于職業買手而言,排隊、掃貨、直播、補貨的過程,往往要在“黑五”這一周內無限循環,睡眠時間也僅限每日3小時,但大多認為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有的團隊單在“黑五”期間獲得的利潤,就足以養活團隊半年。
就這樣,曾經一些有經驗的散戶,帶著自己的天然優勢,如外語能力、熟悉海外商家等,加盟了平臺,有了自己的團隊,成了職業買手。記者日前聯系到一名“重操舊業”的職業買手W,她表示曾經在韓國留學時,就經常代購一些化妝品。畢業回國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對工作不是很滿意,去年開始成為了韓國線的職業買手,又做起了“老本行”。
職業買手多了,自然也有競爭。很快,電商行業也開始從賣貨,漸漸傾向內容生產。職業買手是否具備生產內容的能力?
代購4.0:“我美我直播”買手也能當網紅?
直播,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只不過近些年,電商玩家開始把目光落在了“大IP”的傳播力上。于是,買手們似乎又獲得了一次“轉型”的契機。
盡管走出國門已經不是一個難如登天的事,海外信息的獲取更加不是什么瓶頸,但大多數消費者,對于海外購物的實際情況,仍然是既好奇又不乏擔憂的心態。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方面外語有著天然的文化門檻,另一方面流通環節相對繁瑣也會讓人疑惑。
基于此,某跨境平臺經營者表示,跨境交易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信任問題,對賣家的信任和對品牌的信任。那么,直播這種形式,就不單單是滿足“通過生產內容來售賣產品”這種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賣家對自己信譽的“背書”。
買手直播,往往標榜著“產地直采”這類主題。跨境商家借助直播平臺,選擇內容屬性比較強的買手,以比較直觀的方式,向消費者表態。到這個階段,當年的代購者、跨境電商視野內的“草根”,似乎得到了一個像“網紅”、“名人”蛻變的機會,甚至成為業界KOL(關鍵意見領袖)。
曾經代購的“散戶時代”依賴社交渠道、口碑宣傳的這種傳播方式,此時對于平臺來說,或許更容易和消費者拉近心理距離。生活在掃貨“前線”國家和地區,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的職業買手們,不僅僅是一個小賣家,更多的變成了內容的生產者。
難道說,“草根”的勢力正在崛起?
結語:徹底轉型,走出灰色地帶?“跨境草根”何去何從?
傳統的一般進口貿易中,品類十分有限,而品牌傳播的效率也不高。代購者恐怕不經意地解決了這類問題,誠然,近些年為大眾所熟知的許多海外品牌,都是通過代購圈得以廣泛傳播的。這點來說,“代購”開起來似乎為跨境電商打了沖鋒。
但是,“未獲授權”、“渠道合法性”、“涉嫌售假”這類負面標簽,仿佛一直都伴隨著代購圈。有的人干脆選擇退出,有的人則尋求新的發展渠道,也有人借勢加入了“職業買手”的行列……
代購者“帶來”了什么,又“帶走”了什么,跨境電商的“草根”又將何去何從?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