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人群,更追求專業、效用最大化的商品;感性消費人群則會對內心喜愛、認同的商品無條件“剁手”。兩種類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需求明確。
雖然,“精細化”的結果并不一定能成就品牌;
但是,任何成功的品牌,都必然會走向“精細化”。
現代人的消費理念可分為理性消費和感性消費兩種類型。
理性消費人群,更追求專業、效用最大化的商品;感性消費人群則會對內心喜愛、認同的商品無條件“剁手”。兩種類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需求明確。
于是,我們可以從歷來品牌的成功經驗中分析出精品店的優勢:
精品店優勢
1、明確服務對象需求
精品店服務的是有著相同認識或共同喜好的人群。明確了服務對象,就可以更快的把握人群喜好,對受眾的需求做出正確反應。
比如:癡迷漫威系列電影的全球影迷們,會在每年電影上映前就滿心期待,熱搜從來不會遲到,朋友圈也會不斷出現影迷的反饋;熟悉電影行業的人會比圈外人更快獲得信息,并馬上搜集電影相關的周邊產品,在購物熱潮爆發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更快積累用戶
每個人都有抱團的需求。喜歡動漫的、喜歡美妝護膚的、喜歡戶外運動的,都有各自的圈子,圈內的人群都有一定的共識,也會主動分享個人在領域里的感受。
只要圈子里有一個或幾個人認可你的店鋪和商品,那么整個圈子的大多數人就有可能會被這少部分人“安利”,從而實現“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
3、用戶黏性大,利于加深品牌印象
人對某一事物的熱情,不會在短期內就消失,反而會隨著欲望得到滿足,逐步形成對產品的認可,從而進行多次回購。這種“粉絲經濟”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流失。
4、選品更有傾向性
商品的多樣性往往讓很多賣家每天都在進行“大海撈針”,花費了時間不說,還可能得不到最好的選品結果。
而有了明確受眾后,就會圈定選擇范圍,在范圍之內帶著目的尋找產品,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能從中對比得出最佳結果。
5、貨源供應集中
產業擁有地域性、集群性。如深圳通信電子產業集群,廣州日用消費品產業集群、中山燈飾產業集群、禪城陶瓷產業集群等。
得益于集中性的便利,精品店的進貨渠道,在單一產業集群就能完成,也方便進行實地考察,避免了多方供貨帶來的高昂運費成本。
精品店劣勢
1、范圍受限
精品店由于類目限定,初期很難跨類目經營。無法像雜貨鋪一樣,哪個類目產品熱賣就去賣哪個。如果頻繁出現與受眾印象不符的產品,會引起強烈的不適。比如:時尚女裝和寵物玩具,兩者毫無聯系,讓人看著很膈應。
2、決策時間長
相似產品擺放在一起,難以做出差異化,會加大受眾的決策成本。
就像女孩子都喜歡的口紅,成百上千的色號看似沒有差別,但是選擇起來卻十分困難,用戶會逐漸用更專業的角度去考量商品。而當用戶的可選項越少,要求就會降低,決策就會越快。
3、品類功能單一
每種商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精品店定位的某一個類目,也大概只能滿足用戶吃、穿、住、行、娛五大需求中的某一個需求。比如服裝店只滿足著裝需求、食品店只滿足飲食需求。
4、跨類目經營
當精品店印象建立起來后,就會不斷吸引受眾的關注。但如果賣家覺得原類目需求量下降,想要更換新類目經營,那么很可能損失原有的受眾:喜歡的服裝店突然改賣電子配件了,用戶會產生遺憾和失望,賣家則要重新投入成本,進行店鋪和商品宣傳。
對于絕大多數賣家來說,精品店的風險比較大,全球范圍那么多市場,很難快速判定市場的需求,所以更傾向于“哪款好賣賣哪款”的雜貨鋪。下面來看看雜貨鋪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雜貨鋪優勢
1、快速進入市場,流量大
大到鞋帽衣褲,小到牙膏牙刷,雜貨鋪沒有了類目范圍的界定,可以最大限度布置滿足所有用戶需求的產品,吸引到的人群范圍更廣。男女老少都是店鋪的對目標受眾,用戶在店內各取所需。
2、選品更輕松
雜貨鋪賣家主要根據市場動向和大眾需求來選品,不受特定人群的喜好影響。只要覺得可能會熱賣的、市場短期需求量大的產品,都可以快速上架。電影熱映,就賣影視周邊;口罩緊缺,就賣口罩;螺螄粉上了熱搜,就趕緊找廠家進貨。
3、更容易測款
“品類豐富”是雜貨鋪的特點,但是為了節省成本,每一個品類只會引入少量的幾種款式,就像康師傅方便面常年在架銷售的口味只有三種:紅燒、麻辣、酸菜,逼迫想吃的用戶只能從中選擇一款,沒有別的選擇。一段時間后,就可以知道哪種口味最適合市場。
4、上手快,顧慮少
大多數的雜貨店只看重產品的整體銷量,而不會特別關心用戶買這個產品要用來做什么,更不會為了滿足部分用戶的個性需求去專門開發一款產品。
比如,市面上的運動手環有不同的功能,雜貨鋪的賣家會從中選出目前熱銷的幾款,用戶想法普遍是“大家買我也買”;而精品店會區分男款、女款、兒童款和老年款,以專業的角度然用戶知道不同款式的功能特點,刺激用戶痛點,讓用戶覺得“這就是我需要的”。
雜貨鋪劣勢
1、受眾分散,難以判斷喜好
受眾范圍大,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雜貨鋪的品類繁多、需求分散,加大了產品調度和管理難度。
特別是遇到春節長假和突發情況時,備足男女老少全品類產品需要投入極大的資金,如果備貨產品預判出錯或需求量驟降,就會出現庫存積壓問題。
2、難以形成店鋪印象
當我們需要紙巾,就會聯想到潔柔、心相印、清風等熟悉的名字,它們是成功的品牌,也是產品的代名詞。
而雜貨鋪的產品過多,就無法給用戶留下具體印象,就像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不需要特別留意某一家,購買完產品后很快就會遺忘。
3、缺乏專業性,可信度降低
試想一下,如果你要買手機,你會選擇品牌專賣店還是零售店?大部分人都更傾向于專賣店,因為專賣店被認為是產品的源頭供應,確保能夠提供優質的售后保障服務,用戶購買更放心。
雖然零售店也能提供相應服務,但從用戶的心理訴求來說,專賣店的專業性更強、更安全可靠。
4、用戶黏性弱,復購率低
店鋪除了提供產品,還發揮了聚集受眾的作用,有著相同需求或喜好的用戶會被吸引到店,形成圈子。
但是雜貨店不利于形成圈子,買剃須刀的男士和買口紅的女士沒有共同需求,無法被聚集在一起。雜貨店定位的不明確導致用戶黏性低,也就更談不上復購了。
5、進貨成本高,貨源供應分散
雜貨店大多是有需要才進貨,根據市場需求去找供應商,就會形成供應鏈分散的情況。而且大部分跨境電商賣家都是各品類小批量拿貨,這也使得雜貨鋪的進貨成本和運輸成本較精品店更高,不具備競爭優勢。
以上就是精品店和雜貨鋪的優劣勢對比。無論哪種模式,都離不開市場需求,而市場需求會隨著消費升級而改變。
現階段,鋪貨模式已經不再被推崇,各大平臺都在向精品模式轉變。
為什么說雜貨鋪模式紅利期已結束?
就像是80年代的鄉村地區,交易市場的商鋪和產品數量屈指可數,人們要購買產品,只能從少量的款式中挑選;
而隨著經濟的發達,交通的便利,交易市場逐漸擴大,商鋪數量劇增,產品數量比購買人群還要多,供過于求的部分產品就很難被銷售出去。
賣家之間的競爭也從如何找到產品,轉變為如何讓用戶選擇我的產品問題上。
于是,銷售技巧、產品定位、用戶需求、差異化、品牌化、服務至上等理論研究和實踐,成了跨境電商賣家提高競爭、提升發展的必備技能。
(來源:林超聊跨境)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