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幾個朋友一起聊到了亞馬遜和獨立站選品的方案,忽然發覺自己已經在產品經理這條路上走過了10年。
Hello,大家好,我是小麥。
好久不見,最近聽到很多賣家面對高昂的廣告成本苦不堪言!
確實,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產品同質化的情況越來越多,最終直接影響著整個項目的廣告投產和項目的利潤。之前一起學習的賣家很多都解決了廣告的問題,而現在慢慢的產品的競爭力又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而我一直認為這個問題會一直延續,并不會消亡,甚至會在后續的經營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也因此大概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勾搭一個資深的產品經理——小李子,邀請他來講講產品開發的經歷和自己的想法,相信對大家一定會有幫助!
大家好,我是小李子。
前些日子跟幾個朋友一起聊到了亞馬遜和獨立站選品的方案,忽然發覺自己已經在產品經理這條路上走過了10年。10年時間,從一個懵懂的職場新人走到今天,趟過了不少坑,也得到了不少前輩和朋友的幫助,對產品和體系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也任職過不同的公司,不管線上線下,還是國內跨境,都有涉及。對選品和產品構建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點想法。在開始跟大家談選品方法之前,我想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做做匯總整理,給各位飽受選品困擾的看官做做參考,希望對大家構建自己的選品思路有一點幫助。
階段一:學習期
我在這個階段更通俗一點說其實就是產品小白。嚴格來說。我在這個階段是沒有能力這個說法的。可能各位看官會覺得,這個階段,我應該最多的時間是花在學習基礎知識和培養個人的產品能力上。但是實際上并不是。我最多的時間是花在思維模式轉變上。我最開始的工作是研發工程師,思維模式非常單一,經常會有非黑即白的想法。
但是在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和眾口難調的用戶時,這種思維非常僵化,完全無法適應產品的工作。這導致我在這個時期甚至舉步維艱,很多次產生了放棄這個工作的念頭。這一點也是產品之路上最難過的一關。產品思維的一個核心是尋找平衡點。最明顯的例子,消費者希望買到結實耐用的產品,但是這一定會帶來成本的大幅上升。那么,成本和質量的平衡點,你要如何掌握?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它涉及到產品規劃,市場定位,用戶需求,公司商業目標,供應鏈質量等一系列因素。綜合這些因素后才有可能真找到平衡點。
此時因為思維轉換不過來,沒少被上級批評。但是現在想來,我是非常感謝這位嚴厲的上司的,沒有他的高要求,我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自己僵化的思維調整過來。同時這位上司也嚴厲要求我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這也是我在這個階段花第二多時間學習的內容。這里我學到了比如敬業,溝通,工作信息管理,EXECL等工具的用法,對工作做好計劃性安排等等。這些技能會在后期的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因為自己的工作計劃做得不好,不會按照輕重緩急和完成難度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導致客戶咨詢的一個產品資料遲遲未能發出,實際上只要花5分鐘,從自己電腦上整理一下發個郵件,就能搞定,但是我卻先去出差了。然后在出差的路上被罵得差點哭出來。現在想想,這些內容不但對產品工作很有幫助,對其他任何工作都大有裨益。
基礎知識和個人產品能力也是需要花大力氣培養的。這個時候因為剛剛入行,對行業毫無了解。我的辦法是從各個方面去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我比較早意識到行業經驗是產品工作的大背景。不論是產品技術,還是質量標準,乃至同類生產廠商的供應信息和競爭對手的信息,這些都是后續構建產品式樣最重要的基礎信息和數據,需要用很長的時間來做積累和消化。
我有個習慣,喜歡閱讀。所以除開跑供應商,跟上級和其他從業人員學習外,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讀相關內容,比如新聞,評論文章,產品評測,連全是廣告的商業雜志也不放過。然后我不單是關注自己所在行業的內容,其他行業的信息我也在觀察和積累。品牌意識的雛形就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這一點對后續的產品思維的構建產生了很大的幫助。其他的專業技能也在跟進學習。但是因為自己的浮躁,并不會好好的去做數據分析或者PPT,覺得那些都是表面功夫,沒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這個想法讓我在后面的工作中吃了大虧。暫且按下,一會就會說到。
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我們的實習內容很特別,就是去各個部門的辦公室,看他們的工作流程和人員組織架構。那時候真的是小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實習內容的重要性。等到開始自己做產品項目的時候,就發現,如果一開始理解了工作流程和人員架構,就能少跑無數的彎路,讓執行效率提高非常非常多。而且自己沒有管理意識,也沒學過什么管理,就只能跟著公司的跟催文化走,到處去“坐臺”,也就是坐在別人身邊,等別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了再走。現在想想,效率實在是低下。
階段二:積累期
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基礎后,才算是真正的開始累積經驗。這個階段的工作內容也開始變得豐富起來。收集數據,設計產品的各種資料,具體的幾個產品的式樣設計。也開始做一些初步的產品規劃,自己帶具體的產品項目。公司在這個階段對產品經理除了要求這些具體的產品工作外,還多了一些內容。需要自己去跑渠道和用戶訪談。
這時候因為自己的浮躁導致的問題開始一個一個浮起來。不但用戶數據的收集不是很用功,跑渠道看得不夠仔細,數據分析也是做得一塌糊涂。本身用戶數據分析起來,動輒就是數千上萬條。這需要自己沉下心來,多讀多看多想,抽取關鍵信息和分類。但是這一點,我并沒有做好。所以這個階段出來的產品,看似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實際上離消費者真正的使用環境差了十萬八千里。然后自己還渾然不知,總覺得是外部的因素導致產品的銷售不暢。
那時候做的一款母嬰產品,用來泡奶的,我很武斷的按照奶粉的溫度要求去設置水溫,覺得就是只差1,2度,也不會有什么實際上的用戶體驗差別。但是在后面給到用戶真正去使用的時候,大部分用戶覺得這個溫度偏低了。而如果升高了3度,用戶就會反映很燙,也是不行的。
用戶覺得最合適的溫度,是在我設置的溫度上加1度左右。然后我還沒考慮到的一個點是,從出水到水進入奶瓶,中間還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水溫會有少量的下降,這就還需要溫度走到上偏差。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用戶都覺得溫度偏低的原因。在這個事實面前,我終于意識到自己的浮躁和膚淺。很多事情是不能去省或者找捷徑的,用戶調研是其中之一。經歷這件事情之后,我開始沉下心來真正去做事,這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積累期。
這個階段因為有了之前的一些積累和浮躁,行業經驗的累積慢了下來。我的閱讀量在下降,外部信息的渠道在收縮。我對行業變化的敏感度也在持續下降。這時候公司已經開始接觸電商渠道。這時候我應該更多去了解對手們的方向和方式,但是我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嘲笑蘇寧的線上線下同價,而不是去想這樣做渠道管控有什么優劣,也不去想是否有更好的辦法來區隔不同的銷售渠道。所謂半桶水晃蕩,說的就是這時候的我。也是在自己發現了自己的浮躁后,這才重新開始閱讀和積累行業經驗。也開始嘗試去理解不同渠道的銷售與產品管控。
在帶自己的產品項目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管理能力的不足。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是延誤的。這已經不是工作計劃的問題。這時候的我很苦惱。為什么供應商那邊接到的信息總是有差別?即便是我發了郵件。為什么別人的開發和設計安排總是在我前面?即使我去坐臺,也是要先做完別人的開發才能做我的。為什么公司的流程這么冗長,哪些流程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優化的?這些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我在這個階段,漸漸萌生了去學習一些管理知識的想法。
階段三:成熟期
這段時間可能是我職業生涯成長最快的時間。
公司在這個階段被低價產品干擾,導致市場份額在不斷緊縮,為了搶奪流量入口,每天的廣告和價格戰差價吃掉了幾乎所有的利潤。我作為產品負責人,自然而然的承擔起了優化產品線的責任。我并沒有先去想辦法報活動,也沒有想辦法去從產品角度優化成本,更沒有去跟供應商談判要求降價。
而是先去做市場調研和分析,看看市場特點。結果發現,我們的對手集中在兩個范圍,一個是超低價,一個是超高價,中間價格帶有產品,但是完全賣不動。那么,避免低價的直接競爭,搶占中間價格的市場就成了我的目標。但是中間價格帶的產品為什么賣不動?一定是跟產品沒有滿足用戶需求有關。于是我又花了2周左右的時間,收集了數萬條用戶數據,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
了解到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這是一個烹煮類的產品。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我們的直觀認識有一定的差異。低價產品的用戶屬于嘗鮮派,所以需要多功能型的產品去做不同的嘗試。中間價格帶的用戶則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來吃,所以他們不需要這么多功能,而是要把自己要吃的東西給做好。然后這兩群用戶都是在辦公室里用比較多。那么使用方便,安靜就非常重要了。外觀上也不能非常偏家用。
而高價用戶都是專門用來煮一些名貴的食材,那么對這些用戶來說,材質的安全就更加重要,而且還需要更多的配件來防止竄味,同時需要有更專業的功能來達到所謂營養釋放的效果。他們都在家里用。外觀就需要偏向家居的風格。明確了這些需求差異后,我利用現有資源對產品進行了微調,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頁面呈現和產品的專業性功能打造上,也就是調整產品的功能內容和參數。
產品上市前最后一天,我的上司把產品單價再提高了100元,徹底離開低價競爭區間。最后,這款產品月銷達到4萬臺以上,還延伸開發出了幾個SKU。不用再去競爭流量入口,售價空間可以讓我們選擇更好的廣告方式和展示位置。供應方面,因為多個SKU延伸,一套模具賣了好幾輪,開發成本得到了充分稀釋。也優化了自己的品牌調性,不再是一個賣低價產品的普通品牌,而是一個有一定品位的小資品牌。11月還沒完,全年銷售任務就已經完成了,盈利還遠超預期。有了這段經歷,我形成了自己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產品理念。同時,也開始學習以品牌的思維去做產品構建。
整個大的產品項目中,我開始帶領小型的團隊。管理經驗的缺乏讓我很痛苦。因為帶領開發團隊,基本上同時會涉及公司內部管理和外部供應商管理。管理能力的匱乏讓我非常痛苦。比較幸運的是在這個階段我的上司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原本就是行業的大牛,對我這個管理小白,手把手的教會我如何去管理供應商。內部管理雖然由他主導,但是團隊管理仍然是一點一點教會我去管理。我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在這段時間飛速提升。如果能跟著大牛學習,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跟著大牛學習的機會,各位看官切記不要放過。
經歷完這段時間,我對產品和行業有來相對更加深刻的認知。對數據,市場,銷售,競爭對手也有了相當的敏感性。為了更好的學習管理,我開始自學項目管理。因為沒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那么開發工作就會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成熟的產品經理是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的,這一點上我還欠缺。
階段四:穩定期
因為機緣的關系,我在這個時候進入了跨境電商的行業。仍然是有一位大牛帶我入門。坦白說,我其實是有點擔心的,因為這個行業我之前并未接觸過,而且因為一直做國內市場,我有很多擔心,我的產品理念是否適合?我的資源是否夠用?我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在大型企業里發揮作用?大牛告訴我不用擔心,這些知識體系都是相通的。我這才放心一點。
進入企業后,面對的是業內真正強勁的對手。除開正常的競爭方式,灰色的競爭方式第一次出現在我的視野里。比如某家行業大牛直接買斷了競爭對手的貨,導致競爭對手斷貨后LISTING直接死掉。信息的收集在這里就更加重要。電商的競爭比傳統渠道更加腥風血雨,只有知己知彼才有可能活下來。
說實話,我壓力非常大。因為不但競爭環境激烈,我負責的產品也是一個前面有虎,后背有狼的品類。作為日用品,不僅線上本土品牌實力雄厚,國內大賣也已經占領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公司內部對應的資源又非常少。
冷靜梳理完這些條件后,我還是回到了用戶為核心的產品構建上。因為市面上的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那么是不是真的滿足消費者需求了呢?于是我仍然從消費者的需求去做,但是這次分了兩個方向走。一個是這類產品的核心需求,消費者用來保濕。另一個則是消費者的附加需求,在使用完后需要清潔。經過調研發現,保濕的效果,大家都做得不錯,但是持續時間上千差萬別,消費者希望的是能保濕12小時或者24小時。這就確定了第一個方向。然后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都不能很好的做到使用后方便清潔這一點。這就是第二個產品方向。
產品方案確認后,還要解決資源的問題。還要協調公司內部的開發資源。為了收集資源信息,我拉著采購跑遍了整個珠三角地區,因為這邊是這類日用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從數百人規模的大廠到剛過完認證的新廠,我們全部走訪了一遍。不但尋找到了愿意合作的優秀供應商,也了解清楚了對手的產品布局。公司內部資源則是一個一個部門去要人。確保我的開發方案能按時落下去。同時也充分利用了供應商的資源,避免太多的開發任務卡在公司內部。我最主要的工作是輸出產品標準和文件,確保開發結果與預期一致。
這些內容確定后,就是與運營部門制定銷售策略與目標了。作為最熟悉產品的人,LISTING制作和關鍵詞這些當然是義不容辭。然后因為知道對手的布局,就能提前與銷售確認應對的策略。更重要的,則是根據開發的計劃,一起制定好銷售計劃。這個計劃不但是銷售目標達成的綱領,更是支持整個銷售工作的供應鏈方案。產銷存的協調是跨境銷售中最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公司的生命線。所以整個銷售計劃的制定,不單是是產品與銷售,還有供應鏈的同事。
計劃定下來,進入實施階段。作為主要責任人,我承擔了一個信息分發和產品決策的角色。在公司內部和外部進行溝通和協調,以矩陣式管理的方式確保開發和銷售的順利進行。最終,產品日銷在2000PCS以上,市場占比15%,年銷售額接近800萬刀。其中2個SKU一個賣到了亞馬遜同類產品第一,大類前20名,一個賣到第4,大類前50名。逼得之前第一的產品降價30%,還是趕不上。
階段五:調整期。管理者,規劃者,整合者
現在,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能力知識體系。也有了一定的產品和行業經驗。相對之前的階段,我對公司管理和體系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內外部資源的利用也更加高效。這個時候,我思考最多的是,我的定位什么?公司需要我做成什么樣?也許我應該成為一個管理者,管理產品線,培養產品人才;也許我應該成為一個規劃者,從市場和用戶找到產品未來的方向;又或許我應該成為一個整合者,協調內外資源,確保產品方案的實施和銷售目標的達成。這些方向,我都在嘗試。同時,也在不斷學習和反思總結。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自己也是一個產品,在產品生命周期里,我已經走過了快速增長階段和穩定期,如果自己止步不前或者不能適應市場和時代,被淘汰也是遲早的事情。只有像對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一樣不斷學習去提高自己,才有可能跟上市場的腳步。我希望自己在產品的路上能走得更遠一點,這就更需要自己在用戶,產品,供應鏈,項目,技術等方面有更深的沉淀,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做好一個產品人。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