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消費降級”的現象似乎就席卷整個國內市場,無論是線下零售還是國內電商行業都有跡可循。而跨境電商雖說面向的是國外市場,但其發展終究也離不開消費市場的興衰。
試問,若一種商業模式、渠道,能長期穩定的賺錢,你會有意愿、精力去改變它,去探索新模式嗎?不難發現,近兩年,無論是轉型跨境電商的傳統企業,還是一直嘗試變革原有模式的貿易型賣家,其改變多是被迫之舉。
跨境企業、賣家被迫轉型
從2018年開始,“消費降級”的現象似乎就席卷整個國內市場,無論是線下零售還是國內電商行業都有跡可循。而跨境電商雖說面向的是國外市場,但其發展終究也離不開消費市場的興衰。
對于外貿行業來說,2018年,最重大的事件莫過于中美貿易爭端。遨森招商經理徐丹媛表示,中美貿易爭端影響較多的還是傳統外貿企業,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促使更多的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去做跨境電商。
“市場的壓力下,不少傳統外貿企業被迫轉型跨境電商,但這樣的轉型途徑也未必是壞事。相對而言,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有先天的優勢,比如,其產品更加豐富、產品生命周期更短、供應鏈整合更簡單,成本更低更高效。但由于其缺乏本土市場調研和經驗,其產品質量和口碑所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大。與此同時,供應鏈頭部的直接參與,也將使跨境電商市場價格競爭更加激烈。”
徐丹媛補充講道:“若從跨境電商的角度來看,一直以來國外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都是比較穩定的,不會出現哪款產品往年銷售情況不錯,今年受政策、或是國際市場的影響,就突然萎縮了。但從總整體上來看,如果是比較大、比較專業的賣家,其經營情況可能受到政策影響會稍大一些。所以,一些貿易型賣家,也在積極的尋求轉型,比如向供應鏈端延伸,以此去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和賣家結構。”
“貿易型賣家向供應鏈端延伸。這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市場壓力下被迫做出的改變。巨大市場競爭壓力要求賣家要把控好跨境業務的每個環節。”
徐丹媛表示,在當前跨境電商市場的環境壓力下,要求跨境電商必須要更多的去把控整個貿易鏈條、供應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比如,產品的質量、產品的滿意度、產品的成本結構。所以,一些賣家從參與產品的設計,到研發甚至有些賣家直接開廠參與了產品的生產,把整個供應鏈端的流程把握在自己手中,去進一步壓縮成本,優化產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貿易型賣家可以去延伸供應鏈端的業務,但也要注意,不能盲目的跟風拉大自己的業務鏈條。開廠生產不像開店賣貨那樣簡單,其中要涉及一些列復雜的工作和流程。而每個人、每家公司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環節都親力親為,與其用主要精力去一味彌補短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去將優勢最大化。”
徐丹媛認為,跨境電商企業還是要專業化、精細化,業務的拓張和模式的變革需要看賣家自身實力和條件是否能夠支撐。
“對于中跨境電商中小賣家來說,2019年應該更多的去做‘加法’——拓展更多銷售渠道,如小B、實體零售等。拓展供應鏈,如參與到設計生產中;但對于大賣家來說,未來一段時間一定要做‘減法’——把精力聚焦在考慮品牌定位、精算、提升效益上,而不是盲目擴大規模拉長業務鏈條。”徐丹媛講道。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