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封禁中國app已經算是眾人皆知了,就在這段時間里,各種印度公司躍躍欲試企圖搶
印度封禁中國app已經算是眾人皆知了,就在這段時間里,各種印度公司躍躍欲試企圖搶占早前被中國互聯網企業占領的市場,其中最具代表的或許就是Zoom在印度失散多年的兄弟Jiomeet了。
這種似曾相識的山寨背后折射出來的其實是印度近些年極其活躍創投市場,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印度有哪些明星初創公司,它們又能否撐起印度獨特的互聯網生態。
印度創投生態
不管是從中國創投的飛躍中嘗到甜頭還是錯過了這個巨大的機會,過去十年間很多國際投資者把目光投向了人口基數同樣巨大的印度。當然目的是在印度再造一個中國的故事。
騰訊,阿里等中國戰略投資者也很早就去印度布(lv)局(you)了。很長一段時間,嗷嗷待哺印度創始人也熱切地期望中國投資人能夠給他們輸血,作為模范勞動者的印度VC也孜孜不倦安排各種考察、路演。
這里面最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見到中國投資人時,印度創業者總能說出個“我們就是印度的XXX”(XXX指在中國的對標項目)。我們還記得,2016年的時候在孤兒崗某咖啡見到印度某當紅項目創始人,他自豪的說我們就是印度的美麗說和蘑菇街,卻說不出兩者模式的區別,也不知道早在幾年之前的2013他們就被淘寶封殺流量入口了。
不過,和巴西創始人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把中國投資人當騙子(只說不投)相反的是,印度創業者真是從中國投資人那邊拿到錢的,拿得還不少。
墨騰同事有印度人,也有在印度工作過的中國人。我們從2016年初開始就一直主張以一個客觀平實的視角看印度,不盲目追捧,也不無理取笑或是打壓。
事實是,印度的確發展成為了繼美國,中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獨角獸基地,但印度遠并不能簡單地被視為第二個中國。過去五年間,印度創投至少經歷了兩次挑戰、陣痛和估值的回調。近些年投資者對印度的投資更加冷靜,更加專注,注入的資本金額更大,但獲得大額投資的公司數量卻在變少。最近這兩年普及4G的運營商Jio、身份識別系統Aadhaar和國家統一支付網關UPI帶來的基礎設施的大額提升創造了很多的新的商業模式。
怎么退出?我們一直在和印度的VC朋友們切磋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也一直都是一個可以表示是、不是、可能是可能不是或者我不知道的印度式搖頭。搞得有段時間我們自己說話頭都不知不覺的晃了起來。
不管怎么說,印度在過去五六年間獨角獸數量劇增是事實,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印度目前有20家獨角獸,而Tracxn 則統計了24家獨角獸。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紐約的CB Insights和位于班加羅爾的Tracxn的創始人都是印度人。兩家都是標榜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玄學來提供數據和分析,但背后其實都是一大群每天與谷歌為伍在網上不停手工搜數據的印度人。
印度本土的新秀創投媒體Inc42則統計出了31個 (我們不太同意他們的篩選標準 - 好幾個公司整的就是上個世紀的產物)。
不出意外,按行業分布來看,印度的獨角獸主要集中在電商、金融科技、 物流和生活服務等領域。按投資者來看,有超過的一半印度獨角獸背后有來自中國的金主爸爸,尤其以之前提到過的阿里和騰訊為主導。而軟銀則是在印度市場出手最多的投資者。當然, 這自然和軟銀前任太子Nikesh Arora和愿景基金負責人Rajeev Misra的背景脫不開干系。
下面我們選取了各個行業具有代表性的獨角獸企業,來一起看一下我們的分析吧。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并沒有包括分類廣告平臺Quikr、金融導流平臺PolicyBazaar等 - 商業模式沒什么意思,也看不到什么太明顯的前景。我們也沒有包括城際物流平臺Rivigo、生鮮電商平臺BigBasket等要么剛剛成為獨角獸市場上對估值還有爭議、要么后勁嚴重不足且沒什么代表性的企業 - 更不用提ShopClues這樣的扯淡公司了。
另外,如果抖音海外版TikTok和亞馬遜在印度的公司都是獨立公司的話,或許都是獨角獸的模范獸選了。當然,還有Facebook剛砸了57億美元的Jio。
1. Flipkart
Flipkart是一家注冊于新加坡、總部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電子商務公司,由德里印度理工學院校友薩欽·班薩爾和賓尼·班薩爾成立于2007年。兩人同姓但是沒有親緣關系,不過之前都曾在亞馬遜工作時積攢了電商經驗。
和亞馬遜一樣,Flipkart早期也主要做圖書銷售,隨著一系列資本注入,兼并收購,已經發展成為印度的電商龍頭。2015 年,亞馬遜和 Flipkart 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開始燒錢大戰,在亞馬遜的沖擊下,Flipkart仍然占據了印度電商的頭把交椅。此后,騰訊、微軟和eBay相繼注資,維持著戰事的焦灼。
看到貝索斯不停加碼印度,亞馬遜在美國的長期對手沃爾瑪坐不住了。沃爾瑪之前游說印度政府開放零售市場多年不過,現在又看到亞馬遜在印度不斷加碼,CEO董明倫終于坐不住了,在2018年大手筆16B美金買下Flipkart。
不要想多了,董明倫是正宗美國人,洋名Doug McMillion,和董明珠就像兩位班薩爾一樣沒有親戚關系。
在Flipkart賣給沃爾瑪之后,印度市場誕生了一批有經驗的創業者,Udaan以及Cure.Fit都是由Flipkart前高管打造,可Flipkart卻一直處于虧損,拖累著沃爾瑪的業績。
既然現在不是民族企業了(其實注冊在新加坡的Flipkart本來就不是),印度政府其實給你穿小鞋的時候也就沒有太多顧忌了。比如說這次疫情不能賣non essential的電商貨物就讓Flipkart(和亞馬遜)相當難受。
而且,不要忘了,最近從Facebook等一眾美國資本大佬拿到巨額資金的Jio后面的老板安巴尼和總理莫迪是古杰拉特老鄉。
2. Snapdeal
Snapdeal同為印度本土的電商公司,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新德里。相比于Flipkart, Snapdeal的遭遇就更為波折,還經歷過魔幻的逆轉。簡單說就是被軟銀金主爸爸狠狠地坑了。
2017年,Flipkart和Snapdeal分別是印度本土電商的老大和老二,而Snapdeal更是早早就拿下了軟銀和阿里的投資。但是之后風云突變,軟銀轉向了Flipkart,阿里瞄向沒有支付場景的移動支付公司PayTM,為后者打造一個電商平臺PayTM Mall, Snapdeal頓時陷入窘境。
軟銀曾經嘗試讓Snapdeal和Flipkart合并,不過后者并不甘于這樣的命運。亞穆納河(恒河對于印度的商業中心來說還是太遙遠)邊紛紛認為Snapdeal這次必死無疑了。
誰知道,Snapdeal的創始人們重振旗鼓,在擱置了與競爭對手Flipkart合并的談判之后, 重新推出了“Snapdeal 2.0”,作為復興計劃的一部分,Snapdeal還分拆并出售了幾家拖累其的業務。
今年,Snapdeal推出計劃再增加5000家制造商銷售商,似乎是真正經歷了起死回生。
3. Paytm?mall
電商Paytm Mall于2017年2月由Paytm推出,作為其旗下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Paytm Mall是一種B2C模式,帶有濃重的阿里烙印,其靈感來自中國最大的B2C零售平臺天貓。
甚至,有人會認為PayTM Mall就是天貓的木馬,等做起來之后把“Pay”拿掉,直接化身TMall。在阿里的重金加持下,Paytm Mall很快躋身為亞馬遜和Flipkart之后的第三大電商。當然,想得很好, 阿里在電商上面的經驗和巨大的賣家和品牌資源可以給PayTM騰飛做很大的支持。
可是,在和有大量華人的子公司Lazada整合都存在著驗證的文化水土不服,阿里的上上下下又怎么能和一家在印度、很多時候有自己想法(也有很多時候沒有自己想法)的公司在運營的各個層面合拍呢?
結果是,燒錢帶來的效果并不大,不僅無法撼動亞馬遜和Flipkart的巨頭地位,第三名的位置也岌岌可危。Paytm Mall很長一段時間產品定位并不清晰,由于其是建立在Paytm支付業務基礎上,在供應鏈以及物流等方面并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去年更是經歷了一次人事地震。
就這個月,Paytm Mall將其運營基地從德里除了孤兒崗之外的另一個衛星城諾伊達轉移到了天氣沒那么熱的班加羅爾,并任命Paytm原高級副總裁Abhishek Rajan擔任Paytm Mall COO,以加強其在印度南部的業務并減緩疫情對其業務的影響。
4. Udaan
總部位于班加羅爾的Udaan是印度最大的B2B電商平臺。上文提過,Udaan是由Flipkart前管理層創辦的,只花了26個月就達到了10億美元的估值,是印度最快發展為獨角獸的公司之一。作為比較,外賣平臺Swiggy在成立約四年后成為獨角獸。而另一款外賣應用程序Zomato,經過近10年的運營才在2017年獲得了14億美元的估值。(所以有些事情早做不如等天時地利人和)
到去年年底,Udaan已經拿到了將近10億美金的融資,估值將近30億美金。Udaan讓900多個城市的(他們對城市的定義看來和我們不太一樣)上百萬零售商能夠從批發商、分銷商甚至上游廠家直接訂貨。據說去年的GMV已經超過了20億美金。
Udaan最近借著疫情宣布裁員3000。我們覺得,還是挺靠譜的。就看Jio怎么攪局了。
5. Paytm
Paytm經常被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稱為“印度支付寶”。2010年創立之初,Paytm是手機預付充值的網站, 意思是透過手機支付 (Paytm是Pay Through Mobile的簡稱)。2014年,Paytm發布了手機APP “Paytm Wallet” (Paytm 錢包),并借著2016年莫迪政府突然廢除500和1000盧比鈔票的廢鈔運用大漲了一波。當時Paytm到處登報紙夸獎莫迪,當然是情有可原的:
目前,Paytm 號稱注冊用戶數達4.5億,也號稱活躍用戶數約為1.3億。然而,Paytm有著沒有自有支付場景的天然缺陷 - 一直都沒有能夠解決。前面做Paytm Mall一部分原因也就是解決Paytm場景的問題。當然,沒能如愿。
這樣,Paytm在支付領域也就面臨不同競爭者的挑戰。尤其是政府推進了統一支付接口UPI之后,只要有場景,誰都能做支付了。競爭對手谷歌的GooglePay和PhonePe在UPI的支付都比Paytm多,而Paytm自有生態的護城河有多強是很有問題的。
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 Pay已經在漫長的等待之后逐漸收到了政府的綠燈。Facebook最近大手筆57億投給安巴尼的Jio估計對Whatsapp Pay是一個很大的利好。畢竟前面提到過的,安巴尼和莫迪可是老鄉,并且多次在各種公共場合擁抱:
相比Whatsapp Pay,Paytm還有一個軟肋就是螞蟻金服占股太高了 - 在印度這樣的政治風險很高。不過不管怎么說,作為在海外最聽話的電子錢包,Paytm還是能夠得到阿里系的不斷支持的。去年11月,Paytm在由美國資產管理公司T Rowe Price以及現有投資者螞蟻金服和軟銀愿景基金牽頭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10億美元,估值達到了160億美元。
據悉,Paytm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開始準備IPO, 不過如何在上市前做到扭轉虧損的局勢,投資者估計需要的不只是拭目以待,而是火眼金睛了。
6. Zomato
Zomato于2008年在德里成立,是一家美食點評、推薦、外賣平臺,因此也被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稱之為印度版大眾點評。也被一些身邊的朋友起了個綽號“捉饅頭”。值得注意的是,Zomato是印度企業出海東南亞走得比較早的一家,2014年就號稱在印尼有兩萬多家餐館入駐了。Zomato也去了印度人比本地人多的阿聯酋等地方。不過后來Zomato進入了更燒錢的外賣領域,海外業務也收縮了。
今年1月,這家估值約30億美元的印度獨角獸剛剛拿到了螞蟻金服的新一輪投資,估計融資額1.5億美元。今年4月左右,一直在融J輪Zomato又從英國人那里籌集了500萬美元的資金。據說很多Zomato的投資人相當無奈,繼續投又覺得賺不到錢,放棄又覺得可惜。Too late to fail了
創始人:哪管背后洪水滔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蔓延,大量酒店、餐廳在印度政府實施全國范圍封鎖后宣布暫時關閉,這直接切斷了外賣平臺的供應鏈。為了彌補疫情中的損失,Zomato把業務擴展至線上商店,開始配送電商超市的食品。(其實很多地方的很多外賣平臺都干了同樣的跑腿的事)
7. Swiggy
Swiggy于2014年在班加羅爾成立,與Zomato同為印度兩大外賣平臺。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印度520余座城市展開運營,合作餐館達16萬家。此前,Swiggy 市場份額一直領先于 Zomato ,二者曾傳出尋求合并消息,不過立刻被 Zomato否認 (這個套路大家應該看到過很多次了吧)。
Swiggy作為Zomato的競爭者在融資方面當然不甘示弱。當年投騰訊大賺一筆的南非Naspers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金主。今年4月,Swiggy獲得了騰訊、三星創投等共4300萬美元的投資,其融資總額已超過 16 億美元。Swiggy和它的競爭者Zomato在度過初期搶市場階段后,也開始思考如何盈利。
除了二者都推出的云廚房以外,Swiggy 還推出了雜貨配送與跑腿服務,Swiggy的目標是將食品遞送業務擴展至全行業全領域。
8. Ola
2014年墨騰的幾位同事(當時還沒有創立墨騰哈)在上海見到Ola創始人Bhavish Aggarwal時,印度的打車出行領域還是一片混戰。Ola(當時叫做Ola Cabs)也沒有太明顯的優勢 - 而Bhavish在上海看到的還到處是快的的廣告(當時快的 滴滴還沒有合并)。
但是當時我們對Bhavish印象非常深刻。和很多能把自己說得飄上月球的印度創始人相比,Bhavish感覺是一個很有韌性的小強。之后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從試圖擺脫投資人軟銀的控制,到Uber都并不動Ola,他展現了極強的獨立性和成功欲望。
Ola本質是一家出行乘車公司,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可以把他看作印度的滴滴,提供的服務包括共享乘車,出租車和送餐服務。2010年12月成立時,Ola是作為孟買的在線出租車聚合平臺,后來也搬到了天氣沒那么熱的班加羅爾。截至2019年,Ola已擴展到250個城市,有超過150萬名注冊司機。Ola的業務已經擴展到了澳新,且今年2月已經在倫敦正式運營。還發展了旗下發展電動汽車業務的Ola Electric。Ola Electric在去年7月的B輪融資中從軟銀籌集了2.5億美元,也加入了印度獨角獸俱樂部。
值得注意的是,Ola和Ola Electric是印度出行領域僅有的兩只小強(獨角獸)。
9. Delhivery
Delhivery是印度第一家物流獨角獸,主打電商物流。為印度各大電商平臺和中小企業提供倉儲、運輸和配送服務。Delhivery的名字很巧妙,Delhi(德里) + Delivery (運送)= Delhivery。不過,Delhivery的總部并不是在德里,而是在衛星城孤兒崗。
五個來自貝恩的創始人最早成立Delhivery只是在孤兒崗本地提供鮮花和食物的配送。后來,他們注意到印度的在線零售和電子商務領域正在迅速擴展,于是他們開始專注于發展電商物流。
Delhivery出現之前的印度物流
去年3月,Delhivery從Softbank籌集了4.13億美元的投資,正式加入獨角獸行列。相較于印度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Flipkart,Amazon, Paytm Mall), 印度的電商物流還是相當落后的。
而且隨著電商巨頭自建物流的發展以及印度物流市場的整體挑戰, Delhivery將面臨更大挑戰。
不過,雖然去社交媒體看到用戶對Delhivery的評價貶遠多過褒,但是畢竟規模上它已經把其他玩家甩開好幾條街了。只要自己不作死還是很有希望的。
10.
OYO
OYO國內的朋友就不用太熟悉了。不管你說他是騙局也好、獨裁也好、不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也好, 人家在孫正義的示意下進入中國市場后可是正正經經地把數十億美金很快的燒出去了的,雖然除了一些虛假數字之外,沒燒出什么成果。
OYO中國數字里面最亮眼的當屬很短時間內酒店客房數就全面超越印度,成為OYO全球最大的市場。然而不多久問題就呈現出來了 - 具體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很多這方面的文章。
不過,OYO對中國市場至少在一個層面上是有正確的認知的。他們一早就認為中國市場的貨幣化率(take rate=net revenue/GMV,說實話我們覺得這個詞的中文翻譯挺莫名的)從來就不會像印度一樣高 - 印度他們號稱能夠收到27%。如果真的是那樣,這會是一個不錯的生意。
OYO在2013年由當年19歲的李泰熙(Ritesh Agrawal - 對,其實和Ola的那位同姓,只是拼寫不同。這是印度一大姓,估計有1000-1500萬人)。一路走來OYO也有意無意地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連鎖酒店品牌。比起其他品牌 - 它作為一個聚合平臺的成本自然很低,然而對合作酒店的把控能力也是一個大問題。墨騰一位同事2016年(當時還沒有創立墨騰哈)在印度出差時住過一次OYO,沒住完就退房換到一個正經酒店了。
和WeWork一樣,OYO一直受到軟銀以及軟銀愿景基金的支持。即使今年3月,李泰熙還從軟銀借錢和軟銀一起回購了紅杉等在OYO的股份。由于公司拓展速度太快,運營不佳,加上數據造假、與酒店主的矛盾加劇,以及資本退縮、新冠疫情影響旅游行業等因素,OYO從2018年開始便顯露頹勢。其2019虧損更是擴大了6倍,從上一年度的5200萬美元擴大到了3.35億美元。
2019年年初,OYO采用劇烈的裁員手段削減成本。疫情期間OYO更是在海外市場大量裁員。至少在東南亞,這給了競爭對手Reddoorz和Rocket孵化、后來賣給韓國人的Zen Rooms一些機會,雖然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對了,順便說一句,Reddoorz和Zen Rooms與OYO的共同點不僅僅是紅色為底色的logo,創始人/CEO也都是印度人。
10.Byju's
BYJU’S是印度教育技術和在線輔導公司,由Byju (中文可以叫他“白酒”)Raveendran于2011年在天氣不太熱的班加羅爾成立。主修工程的白酒于2006年就開始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并于2015年推出了BYJU的The Learning App。它主要向1至12年級的學生提供視頻教學課程,并且還提供IIT-JEE,NEET,CAT,IAS,以及GRE和GMAT等國際考試的備考課程。早期印度網速不好的時候BYJU's還通過寄光盤給望子成黑天望女成提毗的印度家長來傳輸內容。
截至2019年,BYJU'S已從投資者獲得了近7.8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紅杉印度,騰訊,Sofina和光速印度。BYJU’s也是亞洲第一家獲得Chan-Zuckerberg Initiative(由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和妻子Priscilla Chan共同資助)投資的公司。今年不到兩個月,BYJU’s又拿到兩輪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來到82億美元。
在教育領域印度人競爭其實很激烈。
所以,投資者普遍對印度在線教育領域持樂觀態度。
總結
印度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其社群,語言,宗教等方面極為復雜。投資人們一方面害怕錯過印度市場的機會,一方面又心中存有疑慮。
莫迪通過煽動以巴基斯坦為敵的民族主義贏得大選連任(當然,政績也還不錯,對手是弱牛也是重要因素),之后大刀闊斧了幾個星期突然莫名經濟后勁不足了。這次疫情印度能否控制住現在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 不過世界人口五大國里面除了中國其他都沒控制住。莫迪應該能撈取不少政治資本,印度經濟就不好說了。前段時間因為與鄰居在邊境扳了扳手腕失利,莫迪還把在中國擁有幾十萬粉絲的微博給注銷了。
雖然近期雙邊關系好像有點緊張,但是畢竟人口基數和大把的資金擺在那里,更何況印度近一半的獨角獸背后都有中國資本的影子。只要不破,這個故事可以長期講下去。未來印度的獨角獸將如何發展,我們也不用拭目以待了,拜拜濕婆神就可以了。
墨騰創投總部位于新加坡,在印尼、中國、阿聯酋均設有常駐團隊,并在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擁有強大的在地資源。墨騰長期關注海外高速發展市場,利用在地資源、執行經驗和團隊孵化自有、合資或合作項目,同時制定方案協助海外市場探索者和投資者決策與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