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跨境電商:從野蠻生長到逐步規范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范圍逐漸擴展、電子商務法等相干法律法規出臺落地,為人們的日常生涯帶來了方便,也為食業發展帶來了新機會和新動能。與此同時,假貨、維權難、監管難、食品安全等問題困擾著跨境電商發展。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討所、中國農業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工作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行業有關專家、企業代表,舉行跨境電商食品安全保障與監管辦法戰略研究會,探討食品跨境電商發展示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對保障食品安全和如何有效監管提出建議,共同助力跨境電商規范、健康發展。
日常生涯與跨境貿易愈發親密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同比增加8.5%;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9萬億元,2018年交易額超9萬億元。”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討所所長洪濤在會上介紹的這組數據體現了我國事名副其實的電商發展大國,同時跨境電商行業范圍發展快速。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數據貨值456.5億元,同比增幅超兩成。化裝品、奶粉、尿布、食品等日用花費品的進口量在全體1321個跨境電商零售商品中排名前列。我國越來越多的花費者開端參與跨境電商進口,其日常生涯與跨境貿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已經籠罩“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度和地域,“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推進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新的增加點。據上海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自“一帶一路”國度進口貨值達43.9億元,同比增加33.9%。“食業面臨著偉大的國際市場,食品跨境電商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為行業帶來的發展新機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討所研討員郭波莉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度食品工業發展程度差別較大,除部分東南亞沿海國度和部分中東歐國度食品工業基本較好、食品產業相對發達以外,東亞、中亞、南亞、西亞及北非等地食品工業發展程度整體滯后,食品加工才能差,很大水平依附進口,這為我國食品工業發展供給了遼闊的國際市場。
高低游供給鏈逐漸完美
近年來,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依據自身平臺花費者的需求肯定方向,不斷強化、整合、管理其國際供給鏈,完美供給鏈布局。上游供給鏈的豐碩、物流倉儲等配套服務,共同推進跨境電商在供給鏈和基本配套服務方面日趨完美,物流運輸成本與倉儲成本逐漸下降,跨境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由本來的出售競爭向供給鏈競爭改變。
供銷e家在跨境電商行業企業中起步較晚。“近期我們基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全國各地的零售網點嘗試做跨境電商業務,采取完全的供給鏈模式,并搭建了全球購線上平臺,產品可以從海外倉直接到注冊地公司的保稅倉,再依照B2B和B2C的情勢發往各地進行分銷,或者直接送到花費者的手里。”供銷e家國際合作部總經理關鴻雁介紹說,公司以把進口商品下沉到基層為重要運營模式,同時著重于供給鏈服務才能,打造全國可籠罩供給鏈和處所供給鏈,實現“雙服務鏈條”。“供銷e家作為‘農產品電商國度隊’,愿望通過在農村這樣的陣地和市場踐行跨境電商業務,能逐步縮小城市和農村花費的差異。”
對自營跨境電商平臺而言,供給鏈至關主要。蘇寧控股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監董松雷表現,2019年起,蘇寧冷鏈物流進行了全面升級,構建起倉配、快遞、快運、冷鏈、及時配送等系統,對全部供給鏈環節進行升級換代。“供給鏈完美可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我們已經建設了46個冷鏈倉,服務籠罩了188座城市,有效晉升了跨境食品包含生鮮類食品的配送效力,給花費者帶來很好的體驗感。”董松雷表現。
食品跨境電商面臨多重挑釁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磊表現,市場主體多、交易鏈條長、尺度不統一、信息不對稱、質量不肯定、雙邊貿易關系、準入制度差別等因素給跨境電商帶來了挑釁。郭波莉同樣以為,跨境電商是一個新業態,正逐步發展成熟。而食品的倉儲運輸請求條件高,食品跨境電商發展進程相對更難,當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食品跨境電商監管政策未成系統;產銷信息不對稱、不透明;食品德量尺度系統、認證系統、監管系統不健全,質量難以保證;食品冷鏈物流系統不成熟;維權保障軟弱;追溯系統不健全等。
具體來看,商務部研討院電子商務研討所副研討員洪勇以為,食品跨境電商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假貨,一方面是物流單可被造假,造成“海淘買國貨”的情形;另一方面是是否為假貨存爭議,比如該如何處置一些進口食品符合當地國度尺度而不符合我國有關尺度的情形。其次是退貨程序煩瑣、退貨周期長,食品易在退回進程中糜爛,從而給花費者帶來喪失,同時花費者需退還物品到原海關才不會被征收稅款。第三是倉儲問題,食品農產品需在特定條件下蘊藏,否則將帶來食品安全隱患。對此,洪勇建議,要參與國際尺度制訂,形成農產品統一的檢驗尺度,實現分大類監管;適度放寬“退回原監管作業場合”的規定;樹立健全冷鏈冷庫系統,加快補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加快推動主要產品追溯系統建設。
誠信助力跨境電商規范發展
2018年以來,跨境電商行業迎來政策性利好,電商法及系列跨境電商新政的出臺,將規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此外,進步個人跨境電商花費限額、新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為跨境電商行業進一步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與此同時,中國花費者購置力不斷晉升,跨境電商市場內需宏大,為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對食操行業來說,電商法對跨境電商行業的規范是一大亮點。”洪勇表現,近年來,國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頻頻涌現質量問題,而這些產品即使未在中國上市,也極有可能通過跨境電商的直郵模式進入國內。電商法請求電商平臺對產品負有連帶義務,這對跨境電商行業予以了規范。
“為防止問題食品進入平臺、進入實體出售,我們基于成熟的誠信管理制度和互聯網技巧,搭建了蘇寧易購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化誠信系統,并推進了誠信系統在平臺內部的普遍運用,保障跨境電商食品安全。”董松雷說。
跨境電商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具有碎片化、小額化、高頻次特點,給海關監管提出了新課題。海關總署資深培訓師趙宏說,國度勉勵跨境電商發展,誠信系統認證是不可缺乏的一環。溯源是企業被動,誠信為企業自動,生產者、運輸者、倉儲者、出售者都要做到誠信,能力保障跨境電商食品德量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