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般須要獲得多少個專利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端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過的企業知道專利是重中之重。至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須要多少個專利,說法不一。
總結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1個創造專利或5個適用新型
第二種:15-18個專利
這兩種說法的根據分離是什么?誰對誰錯呢?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來剖析講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般須要獲得多少個專利。
申請高新企業僅須要1個創造專利和5個適用新型專利?
這個說法是有明白的根據的。即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尺度中,主觀量化考察指標中相干規定。即我們常說的打分體系中,總分100分,其中知識產權部分為30分。
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目、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法等幾個方面組成。其中知識產權數目里的量化尺度為1個創造專利或5個適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目方面的滿分(8分)。
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目最明白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尺度,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1個創造專利或5個適用新型。
申請高新企業僅須要15-18個專利?
這種說法不完全。完全的說法應當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須要擁有15-18個專利,而成立3年以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當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5。
也就是說若企業成立2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須要擁有不低于10個專利,若企業成立1個年度,則須要不低于5個專利。
這種說法起源于哪里?
這種說法其實來自于對高企申報政策文件的深刻解讀和全面衡量。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主觀量化考察指標中,總分100份,知識產權部分占30份,科技結果轉化占30分,研發組織管理程度占20分,成長性指標占20份。
除知識產權部分,科技結果轉化占比也是30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萍冀Y果轉化的細化得分尺度如下:
平均年結果轉化5項及以上得分為 25-30分
平均年結果轉化4項及以上得分為 19-24分
平均年結果轉化3項及以上得分為 13-18分
平均年結果轉化2項及以上得分為 7-12分
平均年結果轉化1項及以上得分為1-6分
平均年結果轉化0項及以上得分為 0分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年轉化不低于5個科技結果,則能得到更高檔分。
科技結果轉換是什么?
其實,這是一個流程,可以用下面的分段過程來表現:企業開展科研立項—科研立項得到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用于產品的生產—新產品品質進步帶動了出售的增長。
上面的流程,其實是高企審核的核心,不僅僅關系到了量化打分。更關乎到了研發費的審計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售收入的審計,這一點后面再說。
先說其中跟專利有隱含關系的一點,那就是科研結果。
1、一句話概括科研工作停止后得到的技術點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訣竅
2、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軟著,申請知識產權自然就包括了技術點)
這兩者的區別在于:專利證書是科研結果在技術指標和認可度上的更佳證明,根正苗紅。而技術訣竅,雖然包括了技術點,但隱含了意思就很簡略,這雖然是一個技術點,但是還沒到達申請專利的級別。
在目前國內相對寬松的專利審核制度下,如果連適用新型專利都無法申請的技術點,其技術含量和被認可的水平可想而知。評審專家自然也清晰這一點。所以,在沒有專利證明下的科技結果更容易被否。為了進步科技結果轉化的被認可度,科技結果轉化的核心部分:科技結果的證明材質用專利證書而不是所謂的技術訣竅,顯得更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形下審核的是企業前三年的材質。
由此計算:每年不低于5個科技結果轉化,即15-18個專利,相對是保險的。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只須要1個創造專利或5個適用新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浮淺解讀。看似為企業省錢,其實是讓企業冒著非常大的不通過的風險,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進程中,專利申請的費用,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審計費,檢測費,查新費等其他費用也非常高。若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造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不通過,會造成審計,檢測,查新的費用的糟蹋,以及企業所有員工的辛勤勞動的付諸東流。
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深刻解讀和綜合衡量后得出的成果。看似讓企業多支付了費用,其實為企業勝利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壯大的保障,讓審計,查新,檢測等第三方機構開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順利,讓企業員工的辛勞工作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