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來源于奴隸社會,它是隨著商品交換跨越國界而發生的,然而貿易術語卻是國際貿易發展到必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據有關史料記錄,中世紀時,海外貿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備船將貨...
國際貿易來源于奴隸社會,它是隨著商品交換跨越國界而發生的,然而貿易術語卻是國際貿易發展到必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據有關史料記錄,中世紀時,海外貿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備船將貨物運到國外,在當地市場直接出售。也有一些商人則親自到國外采購貨物然后運回國內。還有的是兩者統籌,在售出貨物的同時,購進所需的貨物。不論哪種方法,都是由貨主自己承擔貨物在長途運輸中的全體風險、義務和費用。這些做法是與當時的商品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的,那時還沒有關于貿易術語的記錄。18世紀末、19世紀初,涌現了裝運港船上交貨的術語,即FreeonBoard(FOB)。據有關材料介紹,當時所謂的FOB,是指買方事先在裝運港口租定一條船,并要求賣方將其售出的貨物交到買方租好的船上。買方自始至終在船上監視交貨的情形,并對貨物進行檢討,如果他以為貨物與他先前看到的樣品相符,就在當時當地償付貨款。這一描寫的情景雖然有別于今天應用的憑單交貨的FOB術語,但可以說它是FOB的雛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運輸和通訊工具的發展,國際貿易的條件產生了廣大的變更,為國際貿易服務的輪船公司、保險公司紛紜成立,銀行也參與了國際貿易結算業務。到19世紀中葉,以CIF為代表的單據買賣方法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更常用的貿易做法。
國際貿易術語在長期的貿易實踐中,無論在數目、名稱及其內在含義方面,都閱歷了很大的變更。隨著貿易發展的需要,新的術語應運而生,過時的術語則逐漸被淘汰。例如,國際商會于1936年制訂并于1953年修訂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簡稱《通則》)中只包含了9種貿易術語,后來,由于業務發展的需要,《通則》做了多次修訂。為適應航空貨運業務的發展,增長了起運地機場交貨術語(F0A);為適應集裝箱多式聯運業務的要求,增長了貨交承運人(FRC)等術語。當《1980通則》問世時,它所包括的貿易術語已增長到14種。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電腦進行的電子數據交換在發達 得到日益普遍的運用,集裝箱多式聯運業務也在國際貨物運輸中提高普及。為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國際商會又于1990年推出了《1990通則》,簡稱《90通則》。在《90通則》中,刪除了僅實用于單一運輸方法的鐵路交貨(FOR/FOT)和起運地機場交貨,增長了未完稅交貨(DDU)。這樣,將本來的14種術語改為13種,并且對部分術語的國際代碼做了恰當的修改,對各種貿易術語的解釋更加體系化、條理化和規范化。20世紀90年代后期,國際商會又依據新技術革命和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對已應用了十年的《90通則》作了提高的修訂,在此基本上推出了《2000通則》。新通則保存了本來的13種術語,只是在對當事人的有關責任的規定方面做了恰當的變革。后來,國際商會又依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在普遍征求看法的基本上,對《2000通則》進行了修訂,增刪了部分術語,將本來的13種術語改為11種,并由此發生了《2010通則》。以上事實充足說明貿易術語是在貿易實踐中發生的,增進了業務的發展,并且隨著貿易實踐的發展變更而變更。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