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前,若談起出口電商市場,大家潛意識想到的必然是歐洲、美國和澳洲。但放眼現在,可供選擇的市場之多卻是過去不可想象的。
在五年前,若談起出口電商市場,大家潛意識想到的必然是歐洲、美國和澳洲。但放眼現在,可供選擇的市場之多卻是過去不可想象的。
俄羅斯和東南亞是近幾年率先跑起來的出口電商市場,緊跟而上的是非洲、南美、南亞、中東……新市場的機會不斷吸引資本、商品和人才涌入。
電商群雄逐鹿的戲碼在新興市場戰線中繼續重演。參與者可能是海外本土的企業,也有不少中國創業者,大家都奔著成為一方霸主的心去攻占一塊“處女地”。
有的市場已經不“新”了
然而,留給出口電商的新市場窗口期是有限的,一旦慢下來肥肉隨時會被巨頭搶走。最明顯的則是俄羅斯和東南亞市場。
占領俄羅斯最大份額市場的則為大家熟知的阿里。俄羅斯電子商務企業協會數據指出,在 2015 年,阿里旗下出口電商平臺已成為俄羅斯流量最高的電商平臺,每月獨立訪問者數量達到 2380 萬人。 第二名的俄羅斯本土電商Ozon.ru的月訪問量只有 920 萬人,為速賣通的一半不到。
現在,速賣通已經占據俄羅斯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第五名,購物類應用排行榜第一名,與之相比較,Facebook、Google、Uber等互聯網應用在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均排在 20 名之外,Ozon.ru和eBay則甚至排到一百名之外。
當然,雖說速賣通在C端消費市場早已占有非常大的份額,但也不乏中國創業企業嘗試利用新模式去挑戰這個俄羅斯“一哥”。同時在 2015 年成立的Mobuy和BGlamor均打著移動電商的旗號進軍俄羅斯市場,然而不到一年兩創業項目都終止了。導致在俄創業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但率先占領市場的速賣通的擠壓必然是重要原因。
而跟隨俄羅斯市場腳步在出口電商圈火起來的東南亞市場中,目前占據市場份額最高的兩者則為Lazada和Shopee。
其中,Lazada在去年 4 月被阿里用 10 億美金收購,該平臺在 2015 年的GMV已高達 13 億美金。而Shopee在 2015 年上線后一年內GMV就做到 18 億美金,并在 2017 年 3 月份公布,年化GMV已達到 25 億美元,下載用戶超過 3000 萬。該平臺的母公司為東南亞市值最大的初創公司Garena,該公司曾獲得騰訊投資。明顯,東南亞市場已被中國兩互聯網巨頭占據著,初創企業要進入做平臺并不是易事。
實際上,遭到挑戰的不只是平臺創業者,那些想蹭一把新興市場熱度的中小賣家在這兩個市場的擴展空間也因平臺們引入“正規軍”而遭到擠壓。
在去年年初,速賣通正式從C2C轉型為B2C,這則意味著平臺入駐的門檻會變得越來越高。東南亞方面,在阿里的推動下,Lazada開始引入天貓的品牌賣家,這些已有完善供應鏈和雄厚資金的“正規軍”涌入,留給新賣家的機會則越來越少。
俄羅斯和東南亞儼然已成了新市場拓展的邊界線,在邊界線內“圈地”則意味著要跟巨頭們正面競爭,也許會熬出一片新天地,但也很可能碰到“頭破血流”,所以要爭當一方霸主,選擇非洲、南美、南亞等待爆發的市場或許才是明智之舉。
“中美是電商第 1 世界;歐洲是第1. 5 世界,俄羅斯、東南亞屬于電商第 2 世界。非洲等市場屬于第三世界。第 1 世界格局已定,第 2 世界巨頭鏖戰之際,只有第 3 世界還有機會。”對于全球電商,非洲電商Kilimall創始人楊濤如此概況道。
拓展第 3 世界也有煩惱
但是,雖說電商“第 3 世界”機會更多,可坎也不少,其中跨境物流和支付則成了中國商品進入新興市場最大的兩個鴻溝。
在物流方面,因為涉及跨國交易,發往新興市場的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并不如美英澳等市場成熟,物流的時效性成了賣家的一大難題。
“郵政小包只限于兩公斤以下產品,便宜但慢;快遞快而貴;貨值高、重量大的商品要依靠海外倉,其成本降低,但需要一定單量的支持。”段成琛如此形容拉美市場跨境物流的難處,他本身同為拉美電商平臺Linio、非洲電商平臺Jumia、南亞電商平臺Daraz的中國區總經理。
實際上,一開始Linio規定出口電商只允許快遞,后因高價削弱產品競爭力,遂決定開通郵政小包,而現在后者已占到業務量的95%。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非洲市場。據Knight Frank《 2016 非洲物流報告》顯示,過去 10 年里倉儲及物流業發展速度每年增長24%。但非洲交通設施破舊、交通堵塞,物流時間是發達國家的2- 3 倍,物流成本占商品零售價格的50%到75%,成為了電商的主要障礙。
“除了成本高、時效長,很多非洲國家和城市沒有門牌號也加大配送的難度。”在非洲電商平臺KiKUU CEO徐征的言語中,億邦動力網了解到非洲電商物流的“不容易”。
對此,自建倉模式則成了攻克跨境物流難題的主要解決方式,如KiKUU在建立之初就在剛果金、喀麥隆、坦桑尼亞、加納、烏干達、尼日利亞 6 個國家設有物流配送中心,讓跨境物流時長控制在 15 天內。而在 2016 年呈現爆發式生長的Kilimall也是自建倉配送。
支付方面,跟一些成熟市場不同,主流的國際支付工具在新興市場消費者并不流行。如在拉美市場,當地消費者更多傾向于使用便利店和信用卡等方式進行付款,而在非洲市場,缺乏支付渠道,非洲人很少使用信用卡及儲蓄卡,主要的支付手段就是移動手機支付。
為解決支付的困難,Kilimall選擇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合作,建立手機錢包系統。據楊濤介紹,該系統覆蓋了非洲很多國家,成年人幾乎都有手機錢包的賬號,使得在線支付比例超過30%。
然而段成琛則認為,雖然非洲移動端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但這不意味著人們都能接受電子支付。“不管是非洲、東南亞還是拉丁美洲市場,大部分電商轉化率都是來源于貨到付款而不是預付款。這意味著,跨境賣家的流量轉化率沒有本地賣家高,因為本地賣家可以做到貨到付款。”段成琛說道。
新世界的拓荒者
盡管電商“第 3 世界”在物流和支付上有諸多難點,但也有不少致力于將中國商品帶到新興市場的先驅者走在前頭。據億邦動力網統計,目前,進軍新興市場跨境電商的主要有 4 大流派:
1.物流驅動型企業
如從土耳其開始拓展至中東、歐洲的物流服務商全和悅和KIKUU。前者主要竭力解決新興市場跨境物流的難題,而后者則本身也是擁有國際航空供應鏈背景的出口電商企業。這類企業從成立之初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跨境電商最頭痛的難題——物流,給中國產品銷往新市場打好基礎。
2.海外本土平臺
如Jumia、Linio、Daraz。這類電商平臺從成立之初就立足海外市場,必然擁有更好的本土化建設。而嗅到中國出口電商的商機后,也愿意來到中國設點,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
3.中國出海創業者
如Kilimall。這類電商平臺的創始人一般本身就在海外深耕多年,所以本身就很了解海外本土文化。與此同時,本身作為中國創業者,在中國出口電商圈也更接地氣,能撬動更多的資源。
4.搭橋者
如品牌服務商ESG。目前,已成為Lazada、Newegg、Priceminister、Qoo10、Paytm、Tanga等多家全球知名平臺的亞太區招商代理企業。這類企業主要是對接中國制造和海外電商平臺,并解決當中的物流、營銷、支付等難題。
如此看來,拓展新興市場的流派很多,一個市場中玩家可能有兩個甚至更多。但是,在同一個新興市場并不意味著要爭個“你死我活”。
“相比成熟市場我們還在成長中,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共同建設當地的電商生態。”對于拉美市場,段成琛認為各家新市場的企業合作大于競爭。而秉承合作的理念,Linio還向惠普等海外品牌提供類似代運營的服務,站點不限,包括獨立站點、電商平臺或者官方網站的建立(入駐)和維護。
楊濤也表示,“我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把這個市場培育起來,甚至與和更多的同行一起來把電商變成一種習慣,培育起來,后面機會才會大。”
跟俄羅斯、東南亞這些電商“第 2 世界”不同,電商的“第 3 世界”并無這么多巨頭“砸錢”改變消費者習慣,多家電商一起聯手撬動市場價值成為常態。在這些愿意去拓荒和合作的先頭兵的促進作用下,中國商品出口的地域界限逐漸被打破,貨通全球未來將不是夢。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